堆肥發酵菌種是一種復合菌種能快速分解有機質,具有添加量少、強力降解蛋白質、發酵時間短、成本低、發酵溫度不受限等優點,堆肥發酵菌種能有效殺死發酵物中的有害菌、蟲、蟲卵、草籽并降解antibiotic殘留等。繁殖快速、生命力強等特點。
堆肥的原料組合可以有很多:例如,家畜糞尿和墊圈材料、飼料殘茬混合堆積;作物莖稈、綠肥、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泥土、人糞尿、垃圾等混合堆置......
堆積的要求:各種原料盡量混合均勻;一般堆高在80~100厘米;水分含量不低于35%,且不可高于60%;保持良好的透氣性。
基本原理:利用嗜氧菌進行發酵,快速分解多種有機物,形成小分子營養物質和腐殖質,同時產生多種微生物代謝產物,利于植物營養吸收、根部保護和土壤改良。
工藝流程概要:篩選(粉碎)——混合——發酵(翻堆)——腐熟——(調制)——成品。此工藝對比其他工藝生產工藝,要簡單的多。其重要技術要點是“發酵(翻堆)”。
堆肥發酵與發酵菌劑、溫度、濕度、時間、發酵底物種類、大小、翻堆時間等密切相關。
我們在許多發酵現場的實際操作中發現一些問題或叫誤區,選幾個關鍵點分享給大家:
1、發酵菌劑:不是只要使用后,發酵能產生高溫的,就一定是“好發酵菌劑”。有效發酵菌劑使用簡單的菌種,實際只有1~2種發酵菌在工作,雖然可產生高溫效果,但對其它物質的分解、腐熟等作用效率低下,堆肥效果也不理想。所以,發酵菌劑的選擇,是堆肥發酵的“核武器”!
2、原料篩選:由于發酵原料來源雜,里面可能含有石塊、金屬物、玻璃、塑料等雜物。所以,進行堆肥生產前,必須要經過過篩工序。以保證人員不受傷、設備不受損、產品質量好。在生產操作中,很多生產廠“嫌麻煩”,減少這道工序,造成很多損失。
3、發酵翻堆:很多生產者在發酵過程中,當發酵堆升到50~60 ℃后,不進行翻堆。而且,很多的“技術人員”指導客戶操作,也是說“一般發酵56 ℃以上5~6 d,高溫50~60 ℃持續10 d即可。”
實際上,發酵過程存在一個前期快速發酵過程,溫度會持續快速上升,經常會超過65℃。如果這個階段不翻堆,則不會生產出品質高的有機肥。
所以,當堆內溫度達到~60 ℃后,一定要翻堆。一般經10小時后,堆內溫度又會達到這個溫度,還需要再翻堆。翻堆工序要經過4~5次,發酵堆內溫度維持在45~50℃,不再持續升高。此時,可逐漸延長翻堆間隔時間,5天一次。
4、濕度要求:不要低于40%,也不要高于60%。高于60%,不利于嗜氧菌生存和繁殖。很多生產者非常不重視水分的控制,導致發酵失敗。
以上是我們在協助堆肥生產者操作時遇到的問題,以及協助其解決的辦法和體會。
上一篇:微生物除臭效果為何迅速?
下一篇:COD降解菌種如何使用?